2022-08-22

行業動態

貴州法律咨詢向您介紹:?企業法律風險管理

貴州法律咨詢向您介紹:企業法律風險管理

一、企業法律風險概述

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是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于戰略制訂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意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風險是一個事項將會發生并給目標實現帶來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帶有負面影響的事項阻礙價值創造,或者破壞現有價值;帶有正面影響的事項可以消弭負面影響,或帶來機會。管理風險就是幫助企業和其他主體的管理當局在實現主體目標的過程中更好地處理風險。企業風險可能存在于方方面面,對于風險的管理也同樣從各個角度、層級出發,但企業的法律風險或是存在于企業的方方面面之中?!捌髽I法律風險”的稱謂在《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中被正式提出來。該辦法第一條規定“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規范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制定本辦法”。第十條企業法律顧問應遵循以下原則:第(四)款“以事前防范法律風險和事中法律控制為主、事后法律補救為輔?!痹谖恼轮?,有人將“企業法律風險”定義為,是指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由于行為人做出的具體法律行為不規范而導致的,與企業所期望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的法律不利后果發生的可能性。也有人解釋為,企業法律風險是指由于法律調整范圍內的行為所導致的、與企業所期望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的法律不利后果發生的可能性。有鑒于上述風險的定義,筆者解釋為,企業法律風險是指企業在法律調整的范圍內,因實施設立、存續、變更或終止等行為違反或不符合法律之規定將給企業帶來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


企業法律風險具有如下特點:

(一) 企業法律風險的廣泛性

企業的所有活動及行為都離不開法律、行政法規等規范的調整,從企業的設立、存續、經營管理、企業的變更、以及到企業的終止(解散、清算、破產等),各個環節,企業實施所有行為都涉及到法律規定,都應在法律的整體框架下進行。因此,企業法律風險存在于企業經營各個環節和各項業務之中,都可能因法律風險管理不當給企業帶來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


(二) 企業法律風險的確定性

企業法律風險不同于一般的企業風險,一般企業風險管理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潛藏著對價值的破壞或增進,即代表風險,也代表機會。但企業法律風險不同,企業的行為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等規范要求,存在的法律風險是確定的,雖然不一定必然產生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但法律風險是確定的,該不合規性是不可能存在有利影響的機會的。


(三) 企業法律風險法律責任的強制性

企業法律風險造成的后果就是可能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法律責任是具有國家強制性的。


(四) 企業法律風險的可預知性


與一般風險不同的是,法律風險因有法律條文的指導性,因而具有很強的可預見性。


(五) 企業法律風險的可控制和管理性


企業的法律風險是可以通過專業的人士對企業行為的法律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通過制訂和執行政策與程序,控制和管理企業法律風險,防止承擔法律責任后果的發生。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分類和表現形式


(一) 企業法律風險的分類

根據法律風險所產生的結果是否具有單一性,可以分為純粹法律風險和投機法律風險。所謂“純粹法律風險”,是指只能產生法律意義的不利后果的法律風險。所謂“投機法律風險”,是指從法律意義上可能產生有利結果和不利結果的法律風險。投機法律風險是一種機會性風險,它從一定意義上鼓勵人們的冒險行為。


根據引發法律風險的因素來源,可以分為外部環境法律風險和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所謂“外部環境法律風險”,是指由于企業以外的社會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等因素引發的法律風險。由于引發因素不是企業所能夠控制的,因而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外部環境法律風險的發生。所謂“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是指企業內部管理、經營行為、經營決策等因素引發的法律風險。由于引發因素是企業自身能夠掌控的,所以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是防范的重點。[注2]


(二) 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1. 企業設立過程的法律風險


無論是合伙企業、有限公司還是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在企業設立過程中,都有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等相關規定。不僅涉及到企業設立人或發起人的法律主體資格,同時涉及到協議、章程的條款設計,包括投資入資方式、時間,決策機制、議事規則,各方的權利義務,財務制度,變更解除,加入及退出機制,終止及清算等等,均應考慮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


2. 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1) 場地使用及項目建設的法律風險


設立企業需要有經營場所,無論是租賃還是通過法律規定的方式取得土地建設,涉及一系列法律手續。租賃場地需要訂立場所租賃合同,企業申請依法取得土地涉及到土地使用權審批、規劃等行政許可,涉及到項目建設等,涉及到設備采購、安裝調試、辦公設施的采購租賃等,也會涉及到相關的法律風險等。


(2) 人力資源方面的法律風險


所有企業需要人員參與,無論是管理當局、一般職員,都涉及到招聘、簽訂相應的勞動或勞務合同,涉及試用、錄用、辭退、離職,涉及到工資報酬、福利待遇、勞動保護等方面,存在有無競業限制、是否訂立勞動合同、辭退離職是否符合勞動法律規定、是否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等等的法律風險。


(3) 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


企業經營就離不開合同,無論采購還是銷售,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包裝制作,接受或者提供企業服務,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合同形式完成,就涉及到合同訂立、生效、履行、變更或轉讓、終止或解除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4) 企業經營中稅收的法律風險


企業經營就應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費。企業涉稅行為不當就可能造成法律風險,包括避稅、漏稅、偷稅等法律風險。


(5) 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風險


企業經營過程中大多涉及商標使用與注冊、專利申請及取得、著作權、商業秘密以及網絡域名注冊及使用等,都會涉及一系列法律風險。


(6) 資本運營過程中法律風險


企業經營就會涉及到資金,除了股東投資外,不排除銀行借貸、企業拆借、民間借貸、商賬拖欠、企業債券、股票上市等資本運作,在上述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定的法律風險,不能很好管理和控制法律風險,就會出現糾紛或訴訟,甚至涉及觸犯刑事法律的巨大法律風險。


(7) 企業經營中訴訟的法律風險


企業經營過程中一旦對于各個環節的法律風險管理或控制不當,或者因交易相對人行為等,不可避免地形成糾紛甚至訴訟?;蛘弋a生行政機關的處理及處罰,從而引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情節嚴重或許涉及觸犯刑律遭受刑事法律的制裁。無論如何在涉及糾紛、訴訟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風險。


3. 企業終止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企業經營也不例外。企業的終止是一種法律行為,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無論是企業經營期滿而終止,還是因經營不善無力經營而解散;無論是因違反行政法規被依法吊銷,還是被申請破產清算。在此過程中,均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否則就會承擔一定的因不當終止的法律風險。


三、企業法律風險的管理方式

(一)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流程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流程一般可以分為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控制、風險管理監控等。


1. 目標設定

目標設定是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的前提。企業根據設定的目標合理確定企業整體法律風險承受能力和具體業務層次上的可接受的風險水平。


2. 法律風險識別

通過訪談、調查問卷、盡職調查等充分調研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準確識別對企業實現目標的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的法律風險因素,列出具體的風險清單,并對企業現有的法律風險進行歸類。


3. 法律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使企業能夠考慮潛在行為或事件對目標實現影響的程度,對法律風險評估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固有法律風險和剩余法律風險進行評估。企業開展法律風險評估后,可以結合業務流程、風險因素、重要性水平和風險應對策略,制定應對策略。


4. 法律風險應對

在進行了法律風險評估后,企業就要確定如何應對。包括通過法律風險回避、降低法律風險、分擔法律風險和承受法律風險等方式進行法律風險應對。


5. 法律風險控制

法律風險控制活動是企業致力于實現其經營目標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通過制定和執行政策和程序實現法律風險應對得以有效實施。


6. 風險管理監控

對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進行監控,就是對企業法律風險、法律風險管理應對、控制方式等進行實時評估。通過持續的監控活動、個別評價及其結合,使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系統更加完善。


(二)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一般由制度、流程、表單、文本組成,這四種體例形式有機結合,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通常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分為如下模塊:


1. 企業設立模塊,內容包括企業設立、企業變更和法人治理;


2. 投資管理模塊,內容包括股權結構、投資收益管理、股權轉讓和其他融資;


3. 行政管理模塊,內容包括文件檔案管理、對外關系協調、辦公設備設施、車輛管理及其他后勤管理;


4. 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內容包括人員招聘、辭退、薪資、考核和培訓管理、保密及競業限制等;


5. 財務管理模塊,內容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收支審批程序、成本管理、采購控制、商賬清收、資金計劃等;


6. 采購供應管理模塊,內容包括合格供方的選擇與評價、采購合同的簽訂與履行、所購貨物的驗收與入庫等;


7. 技術研發和質量管理模塊,內容包括技術開發與改造項目的立項、實施、評審,新產品試制與工裝改造,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檢驗,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與維護;


8. 生產服務管理模塊,內容包括生產服務組織安排、物資采購計劃安排、生產服務流程設計、現場管理、設備維護與保養、銷售合同履行的銜接等;


9. 銷售管理模塊,內容包括市場、銷售和售后服務管理;


10. 知識產權管理模塊,內容包括企業名稱維護、商標設計注冊管理、專利管理、商業秘密管理、域名及著作權等管理;


11. 企業宣廣管理模塊,包括企業形象設計、廣告發布、交流會參展等;


12. 爭議解決管理模塊,包括勞動爭議、民事爭議、行政爭議等應對及處理。


13. 其他,根據企業的行業特點設定的專業模塊。


四、律師在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中的優勢和作用

企業風險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企業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共同實施的,應用于戰略制定并貫穿于企業管理全過程之中。需要企業各方面發揮作用并予以支持和配合。建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離不開專家的作用,而這個專家既要精通法律,又要精通企業管理。這樣的專家,只能到律師中去尋找,因為只有以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律師,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


(一) 律師在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中的優勢

1. 律師具有職業和專業的優勢

律師是經過法定的考試程序而依法授予職業資格。具有全面的法律理論功底,是以提供法律服務為特性的專業人才,通過對各類服務對象提供法律服務,積累了豐富的法律風險的防范和管理經驗。律師通過對企業運營涉及到的相關法律有全面的了解與研究,具有綜合處理各種法律關系的能力,也是運用法律知識處理企業法律風險的專家。


2. 律師具有獨立客觀的優勢

律師從事的是一種獨立的職業,保持客觀并審慎盡責的法律服務理念。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擁有獨立、客觀的地位,這使得律師具有識別和防范、管理企業整體法律風險的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有效降低整體法律風險,提高企業整體價值。


3. 律師具有團隊合作的優勢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性規定,任何一個單個律師都很難很好完成龐大的、全面的、復雜的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任何律師都要求在一家律師事務所供職,作為綜合性的法律服務機構完全能滿足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對律師專業能力多元化的要求。


(二) 律師在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實現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需要企業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共同實施及各方面人才的相互配合,但律師在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中介機構所不能替代的。顧名思義,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是以企業中涉及法律問題為管理和防范對象的,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健全與完善,企業所有行為無一不涉及法律規范調整,唯有好的綜合性的律師團隊才能真正完成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艱巨任務。



国产AV无码专区久久精品网站_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_日韩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_亚洲大色成网www
国产一级无码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VR老人|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精品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97国产看片免费人成视频|